时间: 2025-05-01 03: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05
词汇“留牧”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在草原或特定地区保留或进行牧业活动的行为。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留牧”进行深入分析:
“留牧”字面意思是指在特定区域保留或进行牧业活动,即让牲畜在该地区放牧。这个词汇通常与草原管理、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
“留牧”一词源于汉语,其中“留”意味着保留或维持,“牧”指的是牧业活动。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细化。
在**,特别是内蒙古等草原地区,“留牧”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与牧民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留牧”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自由的牲畜和宁静的牧民生活。它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访问过草原地区,可能会亲眼见到留牧的场景,感受到那种宁静与自然的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留牧的草原,风轻轻吹过,牛羊成群,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广阔的草原和放牧的牛羊;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到草原上的风声和牧歌。
在不同文化中,如蒙古、哈萨克等,“留牧”可能有着相似的含义和重要的社会文化地位。
“留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牧业活动,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