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57
词汇“朽竹篙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
成语“朽竹篙舟”字面意思是使用腐朽的竹子作为撑船的工具,比喻使用不适当或不可靠的工具或方法来完成任务,结果必然失败。
在文学作品中,“朽竹篙舟”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或注定失败的尝试。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文学评论或历史分析中,它可能会被用来批评某些策略或决策的不合理性。
“朽竹篙舟”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实用性和效率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学术语境中仍然保留其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竹子常被赋予坚韧和纯洁的象征意义。然而,“朽竹篙舟”中的竹子却是腐朽的,这与传统的象征意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选择正确工具和方法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因错误的决策而导致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朽竹篙舟”的情况,比如使用不适合的工具或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流,朽竹篙舟难渡,唯有智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艘小船在波涛中摇晃,一根腐朽的竹篙无力地支撑着,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绝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sing a sledgehammer to crack a nut”(用大锤敲坚果),传达了类似的不恰当和无效的意思。
“朽竹篙舟”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选择正确工具和方法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元晖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哺物,此最善喻。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
3.
【篙】
(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政事》-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 李郢《山行》-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 《社戏》-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组词】
篙眼、 篙楫、 杉篙、 篙橹、 篙痕
4.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