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6:46
因小失大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因过分关注或处理小事情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导致整体上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基本含义是指在决策或行动时,由于目光短浅或过分计较小事,而未能把握大局,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不同的语境中,“因小失大”可以有不同的强调点:
“因小失大”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体现了古人对于事物轻重缓急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警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次,避免因小失大。
在**文化中,“因小失大”常常与“舍得”、“取舍”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在决策时要有远见和智慧,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警示和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短视而遭受损失的情景,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而后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过分计较小事而影响人际关系或错过重要机会的情况,这时“因小失大”这个词汇就能很好地提醒我们注意行为的后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因小失大,目光短浅,错过了星辰大海。”
想象一个因为纠结于小细节而错失大机会的画面,或者是一首歌曲中反复强调不要因小失大的旋律,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enny-wise and pound-foolish”,意思是为了省钱而做出愚蠢的决定,这与“因小失大”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因小失大”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决策和行动时需要有全局观,避免因为过分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这个词汇在提醒我们保持远见和智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他却如何懂得?(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
1.
【因】
(会意。从囗(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因,就也。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