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1:24
兜巾:一种用于包裹头部或面部的布巾,通常用于保暖、防尘或作为装饰。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兜巾的材质、样式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
兜巾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包裹头部的布巾。随着时间的推移,兜巾的材质和样式不断变化,但其基本功能(保暖、装饰)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兜巾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在阿拉伯文化中,女性戴的兜巾(希贾布)具有**和社会意义。在其他文化中,兜巾可能只是一种日常用品。
兜巾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传统或异国情调。它也可能唤起对特定文化或历史时期的记忆。
在旅行中,我曾看到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各种样式的兜巾,这让我对这一物品的多样性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兜巾可以被描绘为一种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物品,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古老的兜巾, 在风中轻轻飘扬, 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与现代的节奏共舞。
看到兜巾,可能会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柔软的布料和轻轻的风声。在音乐中,兜巾可能与柔和的旋律或异国情调的音乐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兜巾的名称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阿拉伯语中,女性戴的兜巾称为“希贾布”,而在印度,男性戴的兜巾称为“杜帕塔”。
兜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对兜巾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词汇在表达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1.
【兜】
兜鍪,即胄,古代头盔名。
【组词】
兜鞬、 兜鍪铠、 兜巾
迷惑;受蒙蔽。
【引证】
《国语·晋语》。注:“感也。”-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组词】
兜罗、 兜结、 兜答
2.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