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6:58
词汇“拘縻”是一个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拘縻”进行分析:
“拘縻”的字面意思是束缚、限制。其中,“拘”指的是限制、束缚,“縻”则是指系住、束缚。结合起来,“拘縻”表达了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或限制。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拘縻”常用来形容对人的行动或思想的限制。例如,在政治、社会或道德层面上对个人的束缚。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可能被更常见的词汇如“束缚”、“限制”所替代。
“拘縻”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可能是因为其表达的概念被更现代、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等级和礼教对个人的行为和思想有着严格的规范,因此“拘縻”这个词在描述这些社会现象时非常贴切。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不常使用,但其表达的限制和束缚的概念仍然存在。
“拘縻”这个词给人一种压抑和束缚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被限制自由、无法表达真实自我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形式的“拘縻”,比如工作压力、社会期望等,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拘縻”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例如:
在这拘縻的世界里,
我渴望一片自由的天空。
视觉上,“拘縻”可能让人联想到被绳索或锁链束缚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锁链声或压抑的氛围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表达“拘縻”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词汇,但其核心意义——限制和束缚——是普遍存在的。
“拘縻”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限制和束缚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并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它们来丰富我们的表达。
1.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2.
【縻】
(形声。从糸(mì),麻声。本义:牛缰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縻,牛辔也。 、 《苍颉篇》-縻,牛缰也。 、 应劭《汉官仪》-马曰羁,牛曰縻。 、 《史记·史马相如传》-羁縻勿绝。 、 刘禹锡《叹牛》-叟揽縻而对。
【组词】
揽縻、 縻粃、 縻绠
束缚,拘束。
【引证】
《孙子·谋攻》-是谓縻举。 、 《韩非子·说难》-辞言无所系縻。
【组词】
羁縻、 縻系、 縻职、 縻絷、 縻络、 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