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53
流传:指信息、故事、传统、知识等通过口头、书面或现代媒体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和继承的过程。
“流传”一词由“流”和“传”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流”有流动、传播的意思,“传”则指传递、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逐渐被用来描述信息、故事等的传播过程。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流传”往往与传统、历史、民间故事等紧密相关。例如,*的许多传统节日和俗都是通过“流传”得以保留至今。
“流传”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感和传承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故事、传统的智慧和文化的延续。它也让人感受到信息和知识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或俗,这些故事和俗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流传千年的诗篇,在时光的长河中轻轻摇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村庄中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述流传已久的故事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仿佛在诉说着流传千年的故事。
在英语中,“流传”可以对应为“circulate”或“spread”,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信息的传播,而“流传”则更强调信息的传承和延续。
“流传”是一个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信息的传播过程,还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流传”一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传统和历史。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