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12:19
词汇“燕巢幙上”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燕”、“巢”、“幙”和“上”。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燕巢幙上”字面意思是指燕子在帷幕上筑巢。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安置不当或位置不合适,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放置得不得其所,或者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
“燕巢幙上”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事物合理布局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有所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布局,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决策。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而“燕巢幙上”这个成语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合理安排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合理的安排或决策。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荒谬和不合理的感觉,使用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或批评意味。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明显错误或不合逻辑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事物的合理安排,避免做出类似“燕巢幙上”的错误决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子不知人间事,筑巢幙上笑春风。”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燕子在华丽的帷幕上筑巢,而周围的环境却显得格格不入。这种视觉上的不协调可以引发深刻的思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燕巢幙上”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形象地描述事物的不合理安排,还能够用来批评和讽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巢】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 《小尔雅》-鸟之所乳谓之巢。 、 《孔子家语·问礼》-夏则居橧巢。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3. 【幙】
4.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