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4:47
词汇“欲利”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欲”和“利”两个字来理解。
结合这两个字,“欲利”可以理解为追求利益或好处的欲望。
由于“欲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商业、经济学或个人动机分析的语境中,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
由于“欲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通常,“欲”和“利”都是古老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现代社会,追求利益是普遍现象,但过度强调欲利可能会导致道德和伦理问题。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对欲利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
提到“欲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等负面情感。然而,在合理范围内追求个人或集体的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情况,这可能会让我们对“欲利”这个词产生负面印象。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欲利”作为一个主题,探讨人们在追求利益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社会影响。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表情和行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来表达追求利益的紧张和激烈。
在不同文化中,对追求利益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可能更强调个人利益,而东方文化可能更强调集体利益。
“欲利”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了人类行为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持道德和伦理的平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1.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