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39
独生女: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家庭中唯一的女儿。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女这一概念尤为突出,指的是在一个遵循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中,唯一的女性孩子。
独生女这一词汇的形成与**的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随着政策的实施,这一词汇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特定社会现象的关键词。
在**,独生女常常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她们可能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巨大期望。同时,她们也可能面临性别歧视和婚姻市场的压力。
提及独生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责任感、独立性和压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发对性别平等和家庭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独生女可能会有独特的成长故事,比如如何平衡学业与家庭责任,或者如何在社会中寻找自我定位。
在诗歌中,可以将独生女的形象与自然界的孤独元素(如孤树、独舟)相联系,表达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通过描绘独生女在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可以创作一系列视觉艺术作品,如摄影或绘画。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来表达独生女的内心世界。
在不同文化中,独生女的概念和待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女可能不那么常见,其社会意义也与东方文化有所差异。
独生女这一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成员描述,它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个体情感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洞察社会现象和个体生活。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