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8:03
时移世换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和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通常用来描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迁。
时移世换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反映了古人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和深化。
在文化中,时移世换常常与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常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时移世换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时移世换可以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经历的重大变化,如职业转变、家庭变迁等。例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职业上的时移世换。”
在诗歌中,时移世换可以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如:
岁月如梭,时移世换,
昔日繁华,今成过往。
时移世换可以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电影等视觉元素,以及老歌、古典音乐等听觉元素,这些都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times change" 或 "the world is chang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概念。
时移世换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3.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4.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