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5:57
消灭:指彻底摧毁、根除或使某物不复存在。在军事、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应用,通常带有强烈的终结意味。
“消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军事领域,指彻底摧毁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如生物学、社会学等。
在**文化中,“消灭”常与正义、胜利联系在一起,如抗日战争中的“消灭侵略者”。在现代社会,它也用于环保和公共卫生领域,如“消灭污染”和“消灭疾病”。
“消灭”一词给人以强烈、决绝的情感反应,常与胜利、终结和净化等正面联想相关,但也可能与暴力、毁灭等负面联想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社区清洁活动,我们“消灭”了社区内的垃圾,使环境焕然一新。
诗歌: 消灭黑暗的曙光, 照亮前行的道路, 心中的恶魔, 在勇气面前消亡。
在英语中,“消灭”可以对应为“eradicate”或“eliminate”,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消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传达了彻底终结的意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其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创造性使用,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词汇。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