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6:51
张元济(18*7年—1959年),字菊生,号菊叟,江苏常熟人,近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图书馆学家。他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对现代出版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学和口语中,“张元济”通常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指代这位历史人物。在专业领域,如出版学、图书馆学和教育学中,张元济的名字常被提及,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张元济”这个名字本身没有特别的词源或演变,它是一个人的姓名,随着这个人物的历史活动和贡献而被广泛认知和记忆。
张元济生活在清朝末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个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他的出版和教育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他的工作对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文化的普及有着重要影响。
提到张元济,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近代的文化繁荣和教育进步,以及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名字往往与勤奋、智慧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
在学*和研究**近代史时,我多次接触到张元济的名字,他的故事激励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近代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张元济,
以笔为剑,以书为盾,
在文化的战场上,
播种知识的种子,
让智慧的光芒,
照亮了无数求知的心灵。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墙上挂着张元济的肖像,人们在书海中寻找知识的宝藏。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充实。
由于“张元济”是一个特定的人物名字,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但他的贡献和精神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出版家和教育家相提并论,如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通过对“张元济”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责任。他的故事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时代,知识和教育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尊重历史人物的贡献,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3.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