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20
词汇“句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句倨”这一词汇的分析:
“句倨”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指的是说话或写作时的一种风格,即言辞曲折、不直接,或者态度傲慢、不谦逊。然而,由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古文语境来理解。
由于“句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我们很难找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一些描述人物言谈举止的场合使用到这个词。
由于“句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其人句倨,不以礼待人”这样的描述。
“句倨”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句”(曲折、弯曲)和“倨”(傲慢、不恭)有关。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可能逐渐淡出了常用词汇的行列。
在古代社会,言谈举止的得体与否被视为重要的社交礼仪。因此,“句倨”这样的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言辞不当、态度傲慢的人。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句倨”可能会引起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傲慢和不谦逊的态度相关联。
由于“句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很难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句倨”用于描述一个古代人物的言谈风格,或者用它来讽刺现代社会中那些态度傲慢的人。
由于“句倨”不是一个视觉或听觉上常见的词汇,很难直接产生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句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此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句倨”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言谈举止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句倨”可能不是一个实用的词汇,但它丰富了我们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1.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
2.
【辀】
车辕。
【引证】
《说文》。按,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升谓之辀,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辀,辕也。 、 《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辀。
用于大车上的称辕,用于兵车、田车、乘车上的称辀。辀为曲木,一端为方形,置于轴中央,从车底伸出,渐渐隆起,又渐成圆木。木前端置横木,称为“衡”,衡两端作缺月形,夹贴马颈,称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