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18
即鼻笛。
1.
【鼻】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引证】
《说文》-鼻,主臭者也。 、 《老子》-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 、 《白虎通》-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 、 《易·噬》。虞注:“艮为鼻。”-肤灭鼻。 、 《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腥臊。
2.
【箫】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引证】
《说文》-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 、 《周礼·小师》。注:“编小竹。”-箫管弦歌。 、 《淮南子·齐俗》-若风之过箫。 、 《五经通义》-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 、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 唐·李朝威《柳毅传》-箫韶以随。
【组词】
箫韶、 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