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6:08
正轨:字面意思是指正确的轨道或路线。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按照正确的方向、规则或标准发展,没有偏离正常或预期的路径。
“正轨”一词源于汉语,由“正”和“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轨”指的是车轮的痕迹或道路,后来引申为规则或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轨”逐渐被用来形容符合规范的状态或行为。
在**文化中,“正轨”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正道”相联系,强调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鼓励人们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正轨”给人一种稳定、可靠和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秩序、规范和进步,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氛围和个人心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在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后,通过自我反思和努力,最终走上了正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诗歌:
在迷茫的旅途中,
我寻找着正轨的方向。
每一步都坚定,
每一刻都明亮。
视觉:想象一条笔直的道路,两旁是整齐的树木,阳光洒在路上,给人一种清晰和明确的感觉。 听觉:可以联想到火车在轨道上平稳行驶的声音,或者是钟表指针规律的滴答声。
在英语中,“正轨”可以对应为“on the right track”或“on the right pa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强调遵循正确的方向或路径。
“正轨”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事物的发展状态,还鼓励我们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正轨”这个词在我的语言表达中变得更加丰富和精确。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轨】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轨,车辙也。 、 《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经涂九轨。 、 《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车不得方轨。 、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组词】
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