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6:34
“办罪”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进行法律上的定罪和处罚。基本含义是在司法程序中确认某人的罪行,并根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在法律专业领域,“办罪”通常指的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并作出有罪判决的过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对某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不一定局限于法律语境。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绘法律的冷酷或正义的执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办罪”更强调整个司法程序的过程,而定罪和判罪更侧重于判决结果,处罚则侧重于惩罚措施。反义词则表示免除罪责或释放。
“办罪”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对犯罪行为的处理。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逐渐规范化。
在**传统文化中,法律和道德常常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办罪”不仅仅是一个法律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也体现了法治社会的原则和价值观。
“办罪”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法律的权威和正义的执行。它也可能引起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办罪”这个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行为时,法律是维护正义的重要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将“办罪”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法律的铁锤落下, 办罪的声音在法庭回响, 正义的光芒照亮黑暗的角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法庭上法官敲击法槌的场景,或是监狱的铁门关闭的声音,这些都是“办罪”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办罪”可以对应为“convict”或“sentence”,这些词汇在不同法律体系中有着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办罪”这个词汇在法律和社会正义的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也是社会对正义追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律和社会的复杂性。
1.
【办】
(形声。从力,辡声。力取致力之意。本义:办理;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办,致力也。 、 《资治通鉴》-卿能办之者诚决。
【组词】
办案、 办事、 办理
2.
【罪】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辠,犯法也。 、 《尔雅》-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 、 《诗·小雅·小明》-畏此罪罟。 、 《易·解卦象下传》-君子以赦过宥罪。 、 《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 《国语·晋语》-离桓之罪。 、 《史记·陈涉世家》-或闻无罪。 、 《汉书》-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诸葛亮《出师表》-治臣之罪。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知罪矣。
【组词】
罪首、 罪失、 罪眚、 罪瑕、 罪祸、 罪累、 罪悔、 罪殃、 罪辜、 罪衅、 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