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3:25
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1.
【缨】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缨,冠系也。 、 《墨子·公孟》-鲜冠组缨,绛衣博袍。 、 《庄子·让王》-正冠而缨绝。 、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缨冠
2.
【緌】
缨子。
【引证】
《说文》。谓缨之垂者。-緌,系冠缨也。 、 《礼记·檀弓》-丧冠不緌。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引证】
《礼记·内则》。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冠緌缨。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