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8:08
卷须:卷须是指某些植物的细长、柔韧的茎或叶的一部分,它们能够缠绕或攀附在其他物体上,帮助植物攀爬或固定位置。卷须通常出现在攀缘植物中,如葡萄藤、豌豆藤等。
卷须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tendril”,其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tendere”,意为“伸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植物学中被专门用来描述那些能够帮助植物攀爬的细长结构。
在某些文化中,卷须被视为生命力和适应性的象征。例如,在**的传统文化中,葡萄藤和卷须常常与丰收和繁荣联系在一起。
卷须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柔软和灵活,它们让我联想到自然界中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这种联想在表达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适应能力和柔韧性。
在我小时候,我经常在花园里观察葡萄藤的卷须如何巧妙地攀爬到支架上,这让我对植物的生存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卷须:
在春日的暖阳下,
葡萄藤的卷须轻轻舞动,
如同生命的细丝,
缠绕着希望与梦想。
卷须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柔软的绿色藤蔓在风中摇曳,而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藤蔓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卷须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卷须可能更多地与自然和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
卷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植物学中有其专业意义,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自然界中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这些特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卷须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
2.
【须】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须,面毛也。 、 《礼记·礼运》引《说文》-须,谓颐下之毛。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鬒须眉。 、 《礼记·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 、 《汉书·高帝纪》-美须髯。 、 《乐府诗集·木兰诗》-下担捋髭须。 、 《汉书·李广苏建传》-须发尽白。
【组词】
须眉浊物、 虬须、 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