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1:39
寻索: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寻”意味着寻找、探索,而“索”通常指绳索或探索。结合起来,“寻索”意味着深入探索或寻找某物,通常带有一定的努力和坚持的意味。
“寻索”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具体的寻找行为扩展到抽象的探索和追求。
在**文化中,“寻索”常常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相联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寻索”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不懈的努力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寻找一本特定的书籍时体验到了“寻索”的过程,那种不断寻找和最终找到的满足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寻索”:
在星辰的指引下,
我寻索着生命的奥秘,
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渴望,
每一刻都是对真理的追求。
“寻索”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探险电影中的场景,如《夺宝奇兵》中的主角在古老遗迹中寻找宝藏的画面,以及那种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寻索”可以对应为“search”或“seek”,虽然这些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但“寻索”在中文中带有更深的探索和追求的意味。
“寻索”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寻找的行为,更体现了对目标的执着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对某事物的深入追求和不懈努力。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