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1:06
词汇“灵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或**文本。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灵诰”的字面意思是指神灵或天神的启示或命令。其中,“灵”通常指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诰”则有命令、告诫的含义。
“灵诰”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神灵的直接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特定的**或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社会,灵诰被认为是神灵对人类的重要指导,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已经淡化,但在某些**团体中仍保留其神圣的意义。
该词汇可能引发一种神秘、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的神权政治和**仪式。
在日常生活中,该词汇几乎不使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讨论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灵诰”用于描述一个神秘的启示场景,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结合古代**仪式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灵诰”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divine command”(神的命令)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灵诰”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理解和研究古代*和文学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该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观念和文化传统。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诰】
(形声。从言,告声。本义:告诉)。
同本义,上告下曰诰。
【引证】
《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诰,告也。 、 《说文通训定声》-按,上告下之义,古用诰,秦复造诏安当之。 、 《书·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 、 《易·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 《列子·杨朱》注-告上曰告,发下曰诰。 、 《书·序》-雅告奥义。 、 《荀子·大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诰誓不及五帝。 、 《书·大诰》释文-至秦又造诏字以当之。
【组词】
诰命夫人、 诰授、 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