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3:42
1.清代礼冠上的饰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蓝色,故称。初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后很滥,并可出钱捐得。
1. 【蓝】 -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 同本义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引证】 《说文》-蓝,染青草也。 、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 【组词】 木蓝、菘蓝、马蓝等
2. 【翎】 - (形声。从羽,令声。本义:翎毛,鸟翅和尾上的长羽毛)。 - 同本义 。亦泛指鸟羽。 【引证】 杜甫《彭衙行》-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组词】 翎篁、 翎羽、 翎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