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2:47
词汇“山基”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山基”可以理解为“山的基部”或“山的基础”,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词组并不常见。因此,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性的定义进行。
“山基”字面意思是指山的底部或基础部分,可能指的是山脚下的区域,或者是山体稳固的基础结构。
由于“山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建筑学中,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术语来描述山的地质结构或建筑基础。
由于“山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山”和“基”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山的底部或基础。
在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山基”可能与稳固、坚实、历史悠久等概念相关联,尤其是在描述古老建筑或文化遗产时。
“山基”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固、可靠和自然的力量,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历史感。
由于“山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描述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山基”来描绘山的稳固和历史的沉淀:
山基稳固,岁月悠悠,
千年风雨,不动如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脚下宁静的村庄或古老的寺庙,给人一种宁静和历史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山脚”或“山麓”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相应的词汇。
“山基”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传达稳固和历史的感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基】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基,墙始也。 、 《仪礼·士丧礼》-度幽宅兆基。 、 《诗·大雅·公刘》-止基迺理? 、 《齐民要术·园篱》-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组词】
基扃、 基趾、 基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