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3:27
水磨石是一种建筑材料,由大理石、石英、玻璃等材料的碎片与水泥或环氧树脂等粘合剂混合后,经过研磨和抛光制成。它具有耐磨、防滑、美观等特点,常用于地面、墙面、台面等装饰。
水磨石的名称来源于其制作工艺,即通过水磨的方式将混合材料研磨至光滑。在历史上,水磨石主要用于**建筑和宫殿,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商业和民用建筑。
在某些文化中,水磨石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它常用于豪华建筑和装饰。在现代社会,水磨石因其环保和可持续性而受到青睐。
水磨石给人一种坚实、稳重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现代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滑的表面、反射的光线和凉爽的触感。
在个人生活中,水磨石可能被用于家居装饰,如厨房台面、浴室地面等,提供美观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水磨石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事物的坚韧,如“岁月如水磨石,磨平了棱角,留下了光滑”。
水磨石的图片可能展示其光滑的表面和多样的颜色,而与之相关的声音可能是研磨和抛光时的机械声。
在不同文化中,水磨石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应用,但其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是相似的。
水磨石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描述和理解能力。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