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22
词汇“斑瑕”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斑”和“瑕”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斑瑕”进行深入分析:
“斑瑕”字面意思是指斑点和瑕疵,通常用来形容物体表面不均匀或有缺陷的部分。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人的缺点或事物的不足之处。
“斑”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斑点或斑纹;“瑕”字同样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玉石上的小瑕疵。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斑瑕”这个词汇,用来形容更广泛的缺陷或不完美。
在**文化中,“斑瑕”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缺点或事物的不足,强调了接受不完美和改进的重要性。
“斑瑕”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完美和缺陷,但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于改进和完善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斑瑕”来形容自己的不足,或者在评价他人时使用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斑瑕”来比喻人生的不完美,如:“人生如画,斑瑕点缀,更显真实。”
看到“斑瑕”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有瑕疵的宝石或不均匀的色彩,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law”或“blemish”,它们也有类似的比喻意义。
“斑瑕”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缺陷,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缺点或事物的不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斑瑕”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