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46
词汇“何用”在中文中的字面意思是“有什么用处”或“用来做什么”。它通常用来询问某物的用途或某行为的意义。
“何用”作为一个复合词,由“何”(什么)和“用”(用途)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何”常用来构成疑问句,而“用”则表示用途或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何用”逐渐固定为一个常用的疑问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何用”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有关,强调事物的实际用途和价值。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效率和实用性的追求。
“何用”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质疑或探索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它也可能引发对无用之物的感慨或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何用”来询问一些看似无用的物品的实际用途,或者在讨论中质疑某些行为的目的和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星光何用?照亮孤独的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废弃的物品堆中,思考着“这些东西何用?”;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带有哲学思考意味的曲子,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作品。
在英语中,“何用”可以对应为“What is the use of...”或“What is the purpose of...”。不同文化中对“用途”和“意义”的思考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何用”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多功能的疑问表达方式,它不仅用于询问具体的用途,还常用于表达对事物本质和意义的深入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何用”这个词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深度非常重要。
1.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