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3:33
废弛(fèi ch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事物因疏于管理或维护而变得松懈、失效。基本含义是指规章制度、法律、职责等因缺乏执行力或监督而变得不再严格或有效。
“废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废”指废弃、不再使用,“弛”指放松、不再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规章制度或职责的失效。
在**传统文化中,“废弛”常与道德、法律的失效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政府或组织的管理不善。
“废弛”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失效。它可能引发对责任缺失和制度失灵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管理制度废弛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这让我意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废弛”:
岁月废弛了城墙的砖,
历史的尘埃覆盖了往昔的辉煌。
想象一座废弛的古城,破败的城墙,风化的石雕,这些视觉元素与“废弛”相关。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废墟的呼啸声,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在英语中,“废弛”可以对应为“lax”或“dilapidated”,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状态的松懈或物理上的破败,而不特指规章制度的失效。
“废弛”这个词在描述规章制度或职责的失效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状态的松懈,还暗示了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废弛”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批评管理不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