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37
星斗 的字面意思是指天上的星星,特别是指北斗七星等明显的星群。基本含义是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常用来比喻众多或光辉灿烂的事物。
“星斗”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天上的星星,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众多或光辉灿烂的事物。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伟大事业。
在**文化中,“星斗”常与神话、传说和哲学思想相联系。例如,北斗七星在道教中被视为重要的象征,与长寿和指引有关。
“星斗”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神秘和敬畏。它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渺小。
在个人经历中,“星斗”可能与某个特别的夜晚或重要的**相关联,如一次露营旅行中看到的美丽星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星斗”来增强意境:
夜幕低垂,星斗闪烁, 银河横贯,梦回千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空中繁星点点的画面,配以宁静的背景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月光奏鸣曲》。
在不同文化中,“星斗”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北斗七星常与导航和冒险精神相联系。
“星斗”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天上的星星,还承载着人们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星斗”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