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6:06
“吉凶”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吉”和“凶”两个字组成,分别代表“好”和“坏”、“幸运”和“不幸”。在字面意思上,“吉”通常指吉祥、好运、顺利,而“凶”则指凶险、不幸、不顺利。
在不同的语境中,“吉凶”的使用有所不同:
“吉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概念在古代占卜和祭祀活动中非常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吉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用来描述事物好坏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吉凶”与风水、命理等传统信仰紧密相关。人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吉日、摆放风水物品)来追求吉祥,避免凶险。
“吉凶”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它让人联想到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们对好运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在重要的决策时刻考虑“吉凶”,比如选择结婚日期、搬家日期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吉凶”来表达对未来的感慨:
岁月如梭吉凶间,
人生几度春风面。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ortune and misfortune”或“good luck and bad luck”,它们在概念上与“吉凶”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吉凶”作为一个汉语词汇,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好运和坏运的认知,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命运和未来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吉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语的语境和文化内涵。
1.
【吉】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以减少战争,使人民没有危难。本义:吉祥;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吉,善也。 、 《周书·武顺》-礼义顺祥曰吉。 、 《易·坤》-安贞吉。 、 《书·皋谟》-吉哉。 、 《论衡·初禀》-文王当兴,赤雀适来;…吉物动飞而圣遇也。
2.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