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27
“泮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学宫周围的园林。在古代**,泮宫是官方设立的教育机构,泮林即指这些学宫周围的园林,通常是供学子们读书、休憩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泮林”常被用来象征学问和教育,有时也用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泮林”可能会被用来具体指代古代学宫的特定地点或环境。
“泮林”一词源于古代**的官方教育机构“泮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指代学宫周围园林的专用词汇。在历史的长河中,泮林也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泮林象征着学问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泮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泮林”这个词汇给人以宁静、学术和传统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学子在绿荫下苦读的场景,带有一种古典美和文化底蕴的情感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使用“泮林”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学***历史时,这个词汇常常出现,让我对古代教育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泮林”:
泮林深处,古木参天, 书声琅琅,岁月悠然。 学子心怀,梦回千年, 文化传承,永续不断。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古老的泮林中,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在地面上,远处传来学子们的读书声,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学术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泮林”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academic garden”或“scholarly retreat”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环境和氛围。
通过对“泮林”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教育的环境,也反映了社会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泮】
(形声。从水,半声。本义: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 。也称泮宫)。
同本义 。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一半有水,一半无水。
【引证】
《说文》-泮,诸侯饷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 、 《礼记·明堂位》-泮宫,周学也。
【组词】
泮宫、 泮乡、 泮池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